随笔

今天是“公元2015年2月20日星期五……”的源头(四·完)

作者:安迁

“戊寅月”

干支纪月法的地支部分很简单,因为一年是以两个冬至日所在的月来确定的,所以从这个月开始以地支“子丑寅卯……”编号是很自然的。十二个中气恰好对应十二地支,而每个月的地支就是它包含的那个中气的地支。冬至所在月为子月,大寒所在月为丑月、雨水所在月为寅月等等。碰到闰月,它的干支和前面一个月的干支是一样的,因为它没有自己的中气。所以干支纪月并不是60个月一循环,碰到闰月并不算入这个循环。顺便说一句,前面我说“正月初二”没有源头,那是在确定了“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”这个规则以后而言的。如果多问一句,为什么冬至所在月被定为十一月,而不是正月或其他什么月,那么这事情当然也有源头。我们现在的规则是寅月(雨水所在的月份)为正月,这叫“建寅”。传说“夏正建寅,商正建丑,周正建子”,也就是说夏人以寅月为正月,商人以丑月为正月,而周人以子月为正月。你要是把冬至所在月定为正月,那是遵循了周人的做法。而我们现在以寅月为正月,符合夏人的做法,所以老人们也把农历叫作“夏历”。

干支纪月法的天干部分其实和纪时的天干部分一样,是重复的信息,完全可以通过干支纪年天干部分和干支纪月的地支部分推得。乙年寅月一定是戊寅月。给纪月法加上天干部分,有资料说是唐代开始的,恐怕也是星相术士的做法。

“丁卯日”

现在看干支纪日法。

干支纪日法和星期纪日类似,只不过后者是7天一个循环,而干支纪日是60天一循环。这样的循环是独立的,不和历法其他部分配合。中国历史上换过许多历法,但是干支纪日法却是循环不断。殷代甲骨片上发现了完整的干支表。甲骨文中用干支纪日的例子很多,有大量“乙卯卜”“甲戌卜”之类的干支纪日的记录。大概在盘庚迁殷(大约公元前1300年)以前,古人已经采用干支纪日了。但是正如我们无法保证星期纪日在康斯坦丁大帝前是循环不断的,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保证商代的纪日法传到现在没有过间断和错乱。

《春秋·隐公三年》记载“春,王二月,己巳,日有食之。”说鲁隐公三年(公元前720年)二月的己巳日发生了一次日食。从历史日食表(比如NASA网站的日食表)中我们可以确定这是指公元前720年2月22日(儒略历)的那次,因为必须是中原地区可见。

儒略日是天文学家采用的一种历法,指的是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,协调世界时中午12时开始到某日所经过的天数。NASA网站中的工具可以把公历转换成儒略日。儒略日的好处是很容易计算历史上两天间的距离。公元前720年2月22日中午对应着儒略日1458496。2015年的2月22日也是一个己巳日,它的中午对应着儒略日2457076。2457076-1458496=998580。而998580/60=16643,可以整除。

换句话说,排除中间有间断和错乱却恰好抵消(或者错误天数恰为60的倍数)这种比较小可能的情况,我们可以说,从鲁隐公三年那次日食的那天开始,一直到2015年的2月22日,经历了两千七百多年,一万六千六百多个循环,干支纪日一直没有间断错乱,传到了现在。当然,毫无疑问地,传到今日的干支纪日的真正源头,必然比鲁隐公三年要更早得多。这是整个日期的历法表示法中最为激动人心的部分,也就是我说的最能让人悠然怀古的部分。

<(三)
(完)